老闆抱怨員工不夠主動積極,員工抱怨有功無賞,有過『當責』,雙方僵持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要打破僵局:老闆必須有所行動.....

老闆的格局有多大,企業版圖就有多廣。大部份的老闆,每天只會錙錙盈盈地在經營的泥淖中打轉,明天都不知道要怎麼過了,那有時間去談願景?那還不只是一句口號?其實是老闆不信任、不敢運用員工的能力與才幹,只要求員工按照老闆的指示去作,養成員工多作多錯的觀念,還談什麼『當責』。大部分的老闆絕對不同意筆者上述的說法,每位老闆都認為自己對員工有足夠的信任與授權,但是多數員工的認知與想法並未感受到應有的揮灑空間。員工浪費時間在等待『批示』,花太多心神在揣摩上意。長久下來,員工缺乏權變的訓練,也就越來越笨,甚至落伍了。俗話說:三個臭皮將,勝過一個諸葛亮,只有團隊強,才是真強。只有將單打獨鬥的個人經營模式轉化為公司上下團結一致的團隊經營,才能讓公司持續壯大。老闆都認為自己天縱英明,看部下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心,其實是因為位置不同所造成的處事態度不一致的結果。筆者在當外商公司採購經理時,就必須兢兢業業的瞻前顧後,深怕把東西買貴了,對公司無法交代。在自己當老闆時,不管多大金額的採購,決斷都在一瞬之間。雖說『當責』是當主管的基本責任,但是,要各階層的領導人,一肩擔起當責,勇往直前、達成任務,並且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就必須先『釐清角色與責任』,這其實是企業最大的痛:老闆不知如何授權與賦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因為戰場環境瞬息萬變,來不及等待君王的指示,就被迫必須即時應變。將領們憑藉一個『忠』字,維繫著皇上的信任來創造最有利於皇室的戰果。而監軍的私心或無知,卻常有意或無意的破壞了皇帝對將軍的現任,是歷代王朝衰敗或覆亡的主要原因。

印證在當今企業的經營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代的經營,雖然有先進的通訊設備,老闆卻無暇面對龐大的請示需求及時做出指示,老闆也不可能對所有事情的枝微末節都瞭若指掌,而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指示。在前線打拼的員工偶而錯失良機或做出錯誤的決定時,不被罵得狗血淋頭,公司內的流言蜚語也會馬上伺機而動,更不幸的又遇上拉幫結派的組織文化,那就更讓組織氣氛雪上加霜了,也就不用期待組織能發展到多大了。這也是造成有些中小企業無法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部屬『當責不讓』,敢於擔當,就必須信任各階層的領導人,同時各階層的領導人也需深深感受到老闆的信任,才敢負起責任為所當為。踏出領導力的第一步-『信任您的部屬』,看似簡單,老闆卻不常有表現的機會。而『信任』來自於彼此認知的一致性:我相信你會照我的意思做好。但是,好不好如果是出自老闆的主觀判定,那部屬就事先要知道:老闆要什麼?老闆會怎麼做?此時願景的塑造就扮演著統一意志、齊一目標的關鍵任務了。要將事情做好,首先方向要對,其次是做事的態度。所謂『風行草偃,上行下效』,員工的行為模式決定於老闆的行事風格,也就是老闆的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公司建立一個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利益的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加上老闆的以身作則,自然能讓部屬樂於效命。老闆的經營理念與價值觀,是否對員工負起當責的責任?直接讓員工感受到當責的後果,也決定員工是看事辦事還是一肩扛起的處事態度。所以,組織要建立當責的文化,首先要讓員工清楚的聊解要當什麼責?怎麼當?而老闆的企圖心透過願景的不斷宣示,及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如影隨形的展現,讓員工從老闆的當責表現,聊解自己該如何當責?創造出組織內當責氛圍的良性循環,讓老闆輕鬆領導就能塑造出強大的團隊執行力,企業也就所向披靡了。

 

崇裕國際經營管理顧問公司

資深顧問葉秀經

fritzyeh@gmail.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itz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