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診斷的目標
組織因需求而設計各不同功能的部門,而流程則是在部門間傳遞以實現顧客價值的活動,這個價值流,直接受到各直接部門作業結果的影響。另外,有許多功能屬於間接部門,這些間接部門與顧客的價值流,雖然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組織的運作中,往往直接影響直接部門的效率,而將沒有附加價值的活動,強加於顧客的負擔中。
在診斷作業中不論直接部門、間接部門,都是分析改善的對象。實體層的分析,是決定如何及從何處開始著手執行診斷的第一步,分析必須圍繞著『價值流』,決定什麼是浪費的唯一準則就是『與顧客價值沒有關係的活動』。
組織在日常的實務運作中,基於現實的考量及許多限制條件,在價值流的傳遞中往往遭遇許多障礙,這些障礙必須靠幹部的智慧及組織的功能去排除,在日積月累中增加了許多活動,經過時空的改變,影響了價值流傳遞的最佳化,造成許多潛在的浪費,這些都是企業診斷尋求改善機會的目標。
B、診斷的展開
診斷分析的展開,可以從企業策略、顧客經營、組織流程…等經營層下展到製造、服務作業的實體層,也可以從價值流上展到經營活動。但是,最容易分析的還是實體層:
1)實體層可以看到實物的產品傳遞到客戶的各個過程。
2)實體層包含最多、最費時的傳遞價值的功能部門。
3)實體層範圍有限,容易進行分析及管理。
4)實體層流程多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價值判斷容易。
5)固有的IT手法多針對實體層的改善,技術純熟,容易著手。
清楚的定義活動目的的範圍,並讓成員充分瞭解,從決定的範圍開始分析。
C、診斷的原則
整體著眼
以TOP VIEW的洪觀眼光,從平衡計分卡四個搆面展現的績效,評估對顧客的價值:
顧客面—從顧客對我們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感覺。
財務面—財務績效的表現。
流程面—產品與服務實現、創新…等流程績效。
學習與成長—員工的技術再造、資訊科技和系統、組織績效、日常作業調整...等目標達成的績效。
 顧客對我們提供的價值,感覺如何?
 分解經營活動來檢視,是否提供最大的價值給客戶?作出來的績效如何?
 找出在價值傳遞的過程中,有哪些浪費﹑不確定性或不連續的停頓?使這些現象顯現出來,並檢討要採取什麼步驟?
 一次先處理一個價值流的找出有何著力點可以增加價值的傳遞,改善財務結果?

部門合作
消除部門間的本位主義,以公司整體的利益為著眼。
運用集體問題解決的收斂/發散手法,廣泛過濾問題的因果。
保持集思廣益,大家貢獻智慧的環境。
重視下游顧客的需求,消除連結的障礙。
不是鬥爭其他部門的機會。
系統思考
以系統性的思考,發掘流程的連結點及改善的著力點。
關鍵的少數常使結果變色,需重視關鍵少數。
需同步思考改善的行動計畫如何結合資源配置及獲得預期的成果?

D、診斷查檢表的運用
診斷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找出最多事實的真相,一些診斷的問題提示,也有助於診斷專家比較有系統的問問題與尋找答案,避免致命的遺漏。
組織型態千百種,要做出放藷四海皆準的診斷查檢表,有其實際的困難,其客觀性也常受到挑戰。但,仍不失為診斷專家在診斷時,一項良好的輔助記憶的工具,以確定他想要達成診斷目標的連續性與深度。診斷查檢表亦可減少在診斷中思考的時間,使診斷專家專心於蒐集資訊,而不必停下來思索下一步該查看那裡。
診斷查檢表所包含的細節層次,可簡可繁,端視診斷專家而定,有經驗的診斷專家可能只需要稍作提示,就能在被診斷單位中引導出一連串的詢答,然而,較無經驗的診斷專家則可能希望有一份較詳細的診斷查檢表。使用診斷查檢表的最大好處是:它能及時提供什麼是需要觀察的 --尤其是有一份預先針對診斷目標流程之『重點』所編訂的診斷查檢表,則更有幫助。

E、診斷的技巧
不論外部或組織內部的診斷專家,均必須注意溝通技巧及專業能力,診斷專家很容易被視為公司或外來的『警察』,必須儘量避免這種形象;站在『旁觀者清』的立場,來幫助解決問題的,所以『獨立公正、親和友善』的診斷專家,是決定成功診斷的重要因素。
執行診斷作業時,可使用事先準備好的診斷查檢表為工作指引,診斷專家在進行面談時不應詢問『封閉性』的問題,亦即能直接答覆”是”或”不是”的問題。因為此類的問題,不但無法讓被診斷者對工作做詳盡的說明,也無法讓診斷專家真正獲知被診斷者對工作的瞭解程度,所以應將問題以『開放性』的口吻表達,例如:請說明進料檢驗運作的情形?
為了查證事實,對組織內工作相關的人,問相同的問題以查證答覆是否一致,有助於釐清事實的真相;此外,勿低估沉默,如果覺得想為獲得完整的答案,可暫時保持沉默,以促使被診斷者提供更多資料。因為人們通常急欲避免沉默的空檔,而提供更多的資料加以掩飾。
為了找出事實真象並驗證各種不同的說法,診斷專家可抽樣查核書面文件、記錄等資料,而到底要抽樣查核多少資料,需視情況而定,一式一件雖非明智之舉,但抽取很多樣本,在有限時間壓力下,又是不可能的。一般說來,實際該抽取之數字,則視第一樣本之情況而定,如果有疑慮,最好進一步抽樣。
F、診斷小組的角色及責任
診斷指導小組
 依據診斷項目分組,組織幹部及分配適當的資源,並按時間的配合,完成專案。
 指導分組診斷。
 計畫及執行數據蒐集分析
 同意特定價值流的選定及分析改善時程安排。
 確定成員受過必要的訓練,否則,加以訓練。
 決定展到各分組的整體需求。
 指導及審查分組進行情形。
 回答共通性問題。
 保持分組並進及修正、調整錯誤。
 保持專案團隊的活力及領導專案進行。
專案執行小組
 日常管理中抽出時間執行專案
 瞭解經營診斷的工具
 瞭解經營診斷的需求
 決定蒐集什麼數據
 決定誰及如何蒐集數據
 還原數據真相
 發展原始數據蒐集計畫
 確認各分項同步進行
 讓資料文件化忠實展現現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itz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