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喚起經營者的認知
經營診斷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喚起經營者的認知,提供經營者對企業現況作進一步的瞭解,提省經營者組織所面臨的危機;包括,與客戶價值的歧異、組織內潛在的浪費、明顯的不合理現象、以及尋找改善的機會…等等。
目前,國內各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部分都是依靠老闆個人的領導與決策。一個英明正直的獨裁者,能夠領導組織快速的發展,省下很多內部溝通的成本。但是,當組織日益擴大的時候,個人的能力與時間畢竟有限,此時,領導者未必對整個組織有通盤性的了解,對未來的趨勢也多半靠個人的直覺,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提供經營者具說服力的建議,很難讓經營者下決心作不確定的變革。所以,一個客觀且具說服力的診斷報告,是喚醒經營者決定變革的最好工具。

B、確認組織的方向
透過經營策略展開的診斷分析,經營者能了解日常管理中,策略展開至各部門目標的落實性,同時評估顧客導向的價值鏈,是否在組織的運作中落實。經營者可以依據診斷的結果,及時修正與顧客期望的偏差,確保顧客的最佳價值,並檢視組織未來經營的藍圖,與產業趨勢的關係,適時的調整經營策略,以符合產業的潮流,牢牢掌握顧客的需求,使組織在正確的方向上運作。

C、尋找改善的機會
科技不斷的進步,新的方法、新的製程不斷地被開發出來,加上資訊的發達,知識得以快速的傳播,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都一一呈現在世人面前,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邏輯,在新的管理思維模式下,已紛紛被新的方法所取代。每一個組織中,無可避免的潛藏著或多或少過去落伍的思想、過時的方法,正一點一滴地腐蝕著組織的利潤,趁著經營診斷的機會,可重新診視作業的合理性。
組織的流程,經過不斷的改善,往往造成局部的最佳化,在一般的提案改善制度中,對於整體的綜效,較難做周詳的考慮,在經營診斷的過程中,以TOP VIEW 檢視流程中沒有附加價值的活動,加以改善、消除,以減少組織的浪費。
在經營診斷的過程中,系統化的檢討組織的八大浪費,對於每一項目的細節,以明確的方法,蒐集明確的數據,以數據化的証據,使組織了解利潤低落的根源,而尋求解決之道。

D、根據事實擬定可行計畫執行改善
從經營診斷所蒐集的數據,可以顯現出組織的弱點:包括,浪費之所在、不合理的地方、沒有附加價值的活動 . .等等平常忽視的地方,或者因為新技術、新方法出現而獲得的改善機會。
從各弱點的嚴重性及分佈的部門,可以明確的瞭解問題的屬性及解決的方向,排定改善的優先次序及選派最適當的改善專案成員作最佳的配置。以事實為根據的改善計畫,比較能確保它的改善效益,專案決策的基礎明確,成功的機會也比較大。改善成員也因為面對明確的事實,激發出完成改善的使命感,有助於專案的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itz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