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的手法或技術可以為企業(組織)節省時間、提升效率,但企業卻不知運用而沿用過去的作法,花費過多的人力或過長的時間,謂之「浪費」,特別是這些新的方法或技術已成為眾所周知的「常識」時,還不知運用,更是組織的罪過。
每一個企業都存在著許多浪費的「隱形工廠」,林林總總包括:修理不合格的產品、處理修不好的零件、尋找要用的工具、把東西搬來搬去等等,有人歸結出七大浪費或九大浪費,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浪費,顧客都要為此支付他不需付的代價,這總是不公平的。
目前產業競爭態勢大幅蛻變,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產品太多了,他們大可淘汰這些廠商出產的產品,所以,就有人喊出了「消除浪費求生存」,雖然企業界高喊著消除浪費求生存,也自認為一直不遺餘力的在推行著(如 QCC、提案獎勵制度等等),但實際上,這「隱形工廠」所花費的成本,不但沒有下降,占售價的比重反而愈來愈高,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許多企業推行六標準差會獲得驚人的成果其癥結在哪裡呢?主要有下列原因。
未能及時應用新方法
1.科技與通訊快速的進步,已經將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一一實現了。組織應徹底檢討有哪些過時的製程、加工方法、生產模式等等,仍以過高的成本繼續在浪費。例如,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已可將顧客的需求時點與供應商的備料狀態更為透明化,還需要像過去那麼多的庫存嗎?過去的計畫批量生產是否該改為 LEAN 生產?加工法有沒有更有效的工具?這些多半無法靠QCC 或提案獎勵制度來解決,而需要 KNOWLEDGE BASE 的六標準差,從高層 TOP DOWN 才有可能解決。
2.沒有知識就沒有能力,組織有沒有應用知識管理來快速設計、快速學習、消除重複設計?解決問題與搜尋答案的速度有沒有提升?有沒有標準化的檔案(包括電子檔案)或範本可以快速套用來加速計畫書、報價單或報告的產出?知識文件的管理、流程知識的蒐集與運用、專家的培養與運用以及是否已建立了知識分享的文化?知識管理的績效如何?將大大影響處理問題的正確性、及時性與有效性。
3.過去因為分析技術落後,為了確保品質,可靠度設計多半採用過高的安全係數,造成過度設計 (OVER DESIGN),由於設計的精確度不足,各零件的使用壽命也不相同,許多零件都有品質上的浪費,現在電腦分析軟體應用的進步,組織有否尋求專家系統或重新審視設計模式以消除過去設計的浪費?
4.整合性的及時電腦系統,提升決策品質,目前如 ERP、PDM、CRM、B2B 等資訊系統的功能都已相當成熟,價格也大幅度地平價化,如果還以以前的標準,以月為基礎製作經營分析報表,不但造成人力的浪費,最大的浪費還在於無法及時獲得企業決策所需的資訊,而喪失機會或造決策錯誤的損失。
忽視系統結構性隱藏的浪費
1.資源整合要靠掌握核心競爭力及適當的 OUTSOURING:過去為了確保原料的掌握而向上游整合,為了掌握通路而向下游整合,雖然有不少企業因此而成功壯大,成為產業的主導者,但是,更多的企業卻成為組織龐大,什麼都做,什麼都不精,難以翻身的大象。在目前各產業的上、中、下游都競爭激烈,供應商隨手可得,是否仍有需要為了掌握原料來源或銷售通路而將上、下游整合到公司內?值得深思。是否應集中資源,運用於組織最有競爭力的部分,而將比較不在行的業務外包給專業,以發揮最大的綜效?
2.結構的浪費應從平衡的績效管理制度來解決:「衡量什麼,就獲得什麼」,由於組織龐大化,為了簡化管理,多採用利潤中心制度,造成個別最佳化而非整體最佳化,為了內部轉價,浪費無數的溝通成本。也因為績效評估制度只重視財務績效的偏頗,部門經營者在財務第一的策略指導下,做成錯誤的決策,例如,缺乏長期投資而致設備老舊、吝於調薪加上裁撤高薪幹部造成人才反淘汰、呆料不得報廢造成過多的管理與維護成本,這些經理人往往因為財務表現不錯而高昇,企業卻因為他們過份重視當期財務績效的結果,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競爭力。
3.流程的浪費有賴於流程的整合與合理化來消除:ISO9001 風行以來,已成為各組織必要的基本管理制度,但有許多企業並未將 ISO 制度融入日常管理作業中,甚至設置 ISO 部門來應付認證公司的稽核,加上 ISO14001、QS9000 (TS16949)、TL9000、OSAS18000 等等,企業往往同時並存好幾個系統,其間相互關係未免疊床架屋,相互介面的溝通浪費是完全看不見的。
4.組織的浪費要靠組織的扁平化及活性化來消除:權力來自於資訊,過去的中階主管主要是依賴掌握資訊而獲得存在的價值,在 IT 技術協助資訊透明化以後,中階主管反而成為組織的浪費,前線的攻擊手透過 IT 的協助,對狀況的掌握往往要比站在第二線的主管來得正確,此時還要等待主管的批准,甚至還要開會討論,不但是時間的浪費,更會因為等待批准而喪失商機。正確的策略、落實的全員共識、共同的價值觀、訓練有素的員工、有效溝通的組織文化,要比只會開會的主管有用得多。
在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全球競爭的遊戲規則一夕數變,「變」就是唯一不變成為企業競爭的定律,是危機或轉機,端看企業能否善用科技,創造出競爭優勢以求生存。
在這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中,企業應時時自我診斷,找出外部競爭環境變遷而產生的浪費及內部長期不當調適所造成的浪費,運用科技,雙管齊下,即時「刮骨療毒」,強化企業體質,成為有效率的企業,才能時時創造高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itz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