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品質基石訓練計畫
公司宗旨: 成為企業經營管理與人才發展的最佳夥伴。訓練政策: 持續滿足客戶與學員對課程的期待。
- Jan 16 Wed 2008 22:12
基層員工的品質意識訓練
- Jan 14 Mon 2008 22:06
不能推動5S的100個理由
1.因為太忙所以沒空整理,整頓。
- Jan 12 Sat 2008 00:20
生產問題知多少?
不管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都靠著『流程』將產品傳遞給客戶。中間有沒有附加價值,就是企業成敗的關鍵。所以探討流程的績效,常常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要如何改善,就要回歸到系統的本質。
- Jan 10 Thu 2008 22:06
強化製造能力何懼勞動合同法
開年以來,台商圈中最常聽到的議題就是”如何因應勞動合同法”?其實這正是強迫企業升級的最好機會。過去廉價的勞動力,阻礙了很多成長的機會:製造品質是靠員工篩檢出來的、自動化的腳步遲滯不前、現場改善不受重視,更少有人提到人力資源發展….。在失去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後,企業必須憑實力與全球競爭。這時,這幾年的台灣經驗又可以幫助大陸台商渡過難關。
- Jan 09 Wed 2008 22:15
成功運作8D的關鍵手法課程大鋼
8D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針對解決問題所發展出的一系列處理程序。通常是針對顧客抱怨,也可以對問題的徵兆進行分析處理。由於強調嚴謹的過程及簡單的報告,衍生為許多高科技公司處理問題分析與解決的主要工具。
- Jan 09 Wed 2008 00:38
8D成功運作的關鍵手法
8D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針對解決問題所發展出的一系列處理程序,通常是針對顧客抱怨,也可以對問題的徵兆進行分析處理。由於強調嚴謹的過程及簡單的報告,在實際運作中展現出驚人的效果,為科技業廣為使用。然而其運用還是有相當的難度,特別是在品質工具的選擇與應用上要有相當的能耐。所以8D的訓練,與其說是8D,其實是按照8D的步驟來介紹品質工具,更為貼切。
- Jan 08 Tue 2008 00:54
8D問題分析與解決
8D人人會用,成果卻有天壤之別,這主要就在於使用者是否透徹了解8D的邏輯所在與相關技法的應用。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領域中,看似簡單的循環,要解決五花八門的各項疑難雜症,就要看使用背後相關工具的功力了。俗話說找對問題,問題就解決了一半。這也可以說:問題定義及收集資料的正確性與充分性,是問題分析與解決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也是為何Intel Problem 7 Steps特別強調統計的主因。
- Jan 06 Sun 2008 23:55
物料編號不當是ERP失敗的殺手
ERP是現代企業必備的工具,然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好用』,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資料不正確』。就系統的觀念來說,電腦是死的,所以這些所謂的資料不正確,顯然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其中最大的主因就在物料編碼不當。很多公司的編碼原則都是古早以前訂定的,也許是現在的產品改變了,或是經營模式變革,當初負責編碼的團隊不夠真知灼見,擴充性不足,造成現在的困擾,我覺得這些都是推諉之詞。從很多公司物料編號的問題上發現,造成一物多料號最大的主因,都是人為紀律的問題,特別是那些接受訂製產品的企業:
- Jan 03 Thu 2008 23:08
傳統績效考核的盲點
『評估什麼,就得到什麼』已成為績效管理的名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擔任外商公司技術服務部經理的第一天,總經理的命令居然是『你可以不服務,絕不可以有一塊錢呆帳』。如此的績效評估策略,對一個以設備銷售為主要產品的公司來說,把內部控管的手段,赤裸裸的駕馭在顧客需求之上,公司的前途可想而知。所以,績效管理的重點,除了昨天說的『KPI不是核心競爭流程』外,還要提出下列傳統績效考核的盲點,提供大家參考:
- Jan 02 Wed 2008 21:57
績效不錯,為什麼還是不賺錢?
正值歲暮年初,各家公司爭相進行績效管理的評估作業。卻經常發現『績效不錯,為什麼還是不賺錢?』歸納起來有幾個因素,提供正在訂定明年度KPI的企業做為參考:
- Jan 02 Wed 2008 00:43
企業診斷的手段-望聞問切
醫生靠望聞問切診斷病情,對顧問師來說,這也是企業診斷,找出企業病因的良好手法。通常企業主都自恃自己的經營能力,認為外來的顧問,光看表面如何能理解她的心酸。其實人最怕自己的盲點,一個外部診斷可以交叉比對彼此的觀點和看法,也許從外面客觀者不經意的對話,正好道出企業的弱點。其實顧問師到一個陌生的場所,運用他的專業,對企業進行望聞問切:『望』就是觀察企業內部是否整潔明亮、作業簡潔有序、緊張而不忙亂,對企業的管理水準就可抓個八九不離十了。『聞』就是感覺,感覺到員工的工作氣氛是否熱情、認真、愉快,對企業文化的良囿也可拿捏個七八分。『問』則是透過與幹部及關鍵員工的訪談,或問些實際的作業狀態及績效表現,能發現什麼皆後的秘密,就要靠顧問師的功力了。最後,透過一些關鍵數據的驗証,『切』中主題,比對前面望聞問切的觀感做綜合判斷。如此企業的脈絡是否通暢?那些地方陰陽不調?就可抓藥方了。舉個簡單的例子:
- Dec 27 Thu 2007 22:14
如何提升設計工程師的價值
設計人員通常被認為是很難管理的一群異類人物,特別是對設計人員的績效管理,很難有皆大歡喜的結果。其實從釐清對價值的認知,到KPI的認定,都有許多的方法。只是花了太多工夫去為績效而績效,是否值得就要好好考量了。
- Dec 25 Tue 2007 00:26
ISO9001二十年功過回顧
自從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技術委員會發佈ISO9000系列的品質保證系統以來,歷經二十個年頭的進化與演變,ISO9001已成為這二十年來影響企業經營最為廣泛的經營管理技術,不但成為經營管理界的標準術語,更影響了全球數十萬企業或組織的經營與運作模式。許多企業以ISO9001為基礎,建立了適合該企業的精簡制度,從而改變企業文化,成為該產業的強勢競爭者。但是,不可誨言的,更多的企業覺得ISO9001礙手礙腳,尤其是基層作業的工程師,更是抱怨連連。兩者的差異如天壤之別,其原因只有一個:前者是為了企業本身量身訂做的ISO9001管理制度,後者則是應市場要求為ISO而ISO的應付式認證系統。
- Dec 20 Thu 2007 10:46
啟動革命創造藍海策略
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在其『啟動革命』一書上強調「在新經濟時代下,不同事業模式彼此之間的競爭,已經取代了不同產品或公司間的競爭。事業的創新,已不只是某個產品或技術的改變,而是經營觀念與經營模式基礎上的創新。」當下各公司都在積極進行策略規劃,如果還是沈醉在過去的優勢、擔心著劣勢,蒙著頭做出來的競爭策略,在市場急遽變化的狀態下,是否經得起競爭對手一再改變遊戲規的挑戰?實在令人憂心。只有以不連續的思考模式,創造出令人驚訝的構想,才能打破既有的競爭態勢脫殼而出,跳脫紅海的泥淖。